第一個問題:一天的科學研究需要花多少時間來洗瓶子?
朋友1:我做了高溫有機液相合成一年半左右,每天洗瓶需要1小時左右,佔科學研究時間的5-10%。我也算是洗瓶熟練工了。
關於洗瓶,我和其他人專門討論過,主要是四頸瓶難清洗,緩衝瓶容易清洗。
朋友2:
只要清洗1個5ml樣品罐(燒杯),但必須用去離子水-25%硝酸-50%鹽酸-去離子水在130℃清洗。每次洗滌需要5天,平均每天洗滌200-500件。
朋友3:
兩大盆培養皿、三角燒瓶以及其他類型的玻璃器皿,一天大約可以清洗70-100個。一般實驗室超純水機用於製水和清洗,所以清洗量不是特別大。
朋友4:
最近,我一直在實驗室做一些雜事。因為是有機合成,要求嚴格,所以我用的玻璃器皿很多。一般至少要一個小時才能洗完,感覺很無聊。
這裡僅摘錄這4位朋友的回答,都反映了以下共同點:1.人工清洗2.數量大3.耗時,所以面對如此大量耗時的瓶瓶罐罐清洗,大家你感覺怎麼樣?
問題2:長時間洗瓶子、洗碗,您有何感受?
朋友A:
我從早到晚都待在實驗室。真的可以算007了,洗瓶子瓶子,洗不掉的瓶子。
實驗室的幾個新生就是,只要是手摸過的瓶子試管就一定要洗……洗粉超音波兩小時,自來水兩小時,純水再兩小時。一旦試管被沖洗乾淨,就會有三支試管被超音波打破。其中一部分(旁邊有一個專門放碎玻璃的垃圾桶,一週就裝滿了)……我曾經看到一個新生從早到晚洗了50多個瓶子。
朋友乙:
我覺得洗瓶子確實可以磨練人的耐心,但是那些實驗只是經過柱子就需要很多時間,而且洗瓶子需要時間,而且不乾淨也影響實驗。如果一次性全部使用的話,我感覺確實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去做其他步驟,也算是整個實驗的速度和效率的一個小提升。
聽到這兩位朋友的中肯回答後,我還是為洗一堆玻璃瓶而感到煩惱。你也有同樣的感覺嗎?那為什麼不選擇使用全自動洗瓶機呢?
第三個問題:您認為手動清洗與洗瓶機相比如何?
朋友1:
個人認為,每個做濕化學的實驗室都應該配備洗瓶機,就像每個家庭都應該配備洗衣機和洗碗機一樣。要節省學生的時間,做更有意義的事情,包括但不限於閱讀文獻、分析數據、思考、投資財務、戀愛、出去玩、實習等。
聽說生物學很多高通量實驗都可以用設備自動完成,但有些課題組利用研究生成本低的優勢,讓研究生手動操作。這種行為是令人憤慨的。
總之,我主張科學研究中凡是可以由機器完成的重複性工作都應該由機器來完成,應該讓學生去做科研,而不是當廉價勞工。
朋友2:
核磁管/史瑞克瓶/小藥瓶/砂芯漏斗等異形容器清洗效果如何?試管是必須一根一根插進去還是可以綁起來放進去(類似一般鹼槽流程)?
(別買大頭丟給勞務…
朋友3:
洗瓶機需要錢買,同學不需要錢買[摀臉]
上面選了三位朋友的回答。有的人極力主張更換手動洗瓶機,有的人對洗瓶機的清洗能力心存疑慮,還有的人對洗瓶機不太了解。從上面可以看出,大家對洗瓶機還沒了解或質疑。
回到正文,這裡是回答第三個問題的官方模型:
優點實驗室玻璃器皿清洗機:
1.全自動化程度高。清洗一批瓶子和盤子只需兩個步驟:放入瓶子和盤子-一鍵啟動清洗程序(並包含35個標準程序和可手動編輯的自訂程序,以滿足大多數實驗室客戶的需求)。自動化解放了實驗人員的雙手。
2、清洗效率高(自動玻璃器皿清洗機大量工作、重複清洗過程)、破瓶率低(自適應調節水流壓力、內部溫度等)、通用性廣(可容納各種尺寸和形狀的試管、培養皿、容量瓶、錐形瓶、量筒等)
3.安全可靠度高,預裝進口防爆安全進水管,耐壓耐溫,不易結垢,設有防漏監控閥,電磁閥故障時儀器自動關閉。
4.智能化程度高。電導率、TOC、洗液濃度等重要數據可即時呈現,方便相關人員監控及掌握清洗進度並連接系統列印保存,為後期追溯提供便利。
發佈時間:2021年4月29日